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舆曙角度 您的位置:观察网 >> 舆曙角度  >> 舆曙角度  

开源:折射中国式现代化美美与共开放图景

作者:崔乃文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这个新春,中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在全球科技领域掀起热潮,一大原因就在于其开源生态。其彻底的开源性与美国人工智能的闭源模式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技术平权”的理念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普惠社会各领域和全球各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技开放的胸襟与担当。

  中国企业在这场创新浪潮中率先受益。腾讯、华为、海尔等多领域头部企业已将深度求索融入产品之中,中小微企业通过自行下载应用,得以低成本实现AI赋能。深度求索的开源特性助推了人工智能进一步融入我国经济社会的“毛细血管”。在全球范围,深度求索横空出世,撕开了闭源人工智能的技术铁幕,让发展中国家得以触及顶尖的AI技术。开源模式打破技术垄断,降低创新门槛,让技术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实际上,深度求索的技术开源只是中国技术开放的一个缩影。开放,这一鲜明标识,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方方面面。

  在农业、生态等多方面,中国在技术上都秉持开放共享理念。在农业领域,我国水稻育种技术惠及亚非,木薯育种生产包装全产业链在非洲的推广,推动非洲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在科技领域,嫦娥六号搭载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的国际载荷,“蛟龙号”接受外国科学家参与科考,促进全球科学事业共同发展。在生态领域,中国依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搭建起绿色技术的交流转让平台。

  中国的人才、市场也积极向世界开放流通,助力全球共同发展。作为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中国积极推动“职教出海”,为多国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和职业培训,培养技能人才,让当地青年具备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全球环境中成长所需的知识与能力,成为全球范围内加强教育合作的榜样。中国还逐年扩大来华留学规模,开办短期培训、进修、游学班,使中国教育普惠世界。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随着居民消费需求及其结构不断升级,新的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为跨国经营者投资兴业提供广阔商机。

  中国积极推进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的开放共享,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选择。比如中国国际减贫中心积极进行国际合作,推动中国减贫与乡村发展经验的国际化传播。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援老挝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等将中国的减贫经验与柬埔寨、老挝等许多国家的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促进了当地发展,提升了当地民众的福祉。中国在荒漠化治理方面经验丰富,三北防护林建设、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毛乌素沙地治理等成就蜚声世界。中国与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合作,主动分享经验并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进荒漠化治理。在非洲,中国向面临荒漠化威胁的国家提供经济援助、设备和技术支持,传授固沙技术、节水型农业发展和造林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性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美美与共的文化传统。从大禹治水“九州攸同”的治理智慧,到《周易》“保合太和”的万物共生思想;从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差异中求和谐的理念,到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哲学主张;从张骞通西域引入葡萄、苜蓿,中国丝绸、瓷器远播罗马,到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中国与东南亚、非洲的文化技术交流……这种共同发展的理念始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核,并延续至今。今天,从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合作,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聚力共赢,再到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发展,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美美与共的文化基因。

  深度求索的开源实践可以说已经超越技术范畴。这种以开源为核心的发展范式,必将与中国各领域的开放发展呼应,共同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美美与共的开放图景。

      作者:崔乃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28日 1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世界古典学大会声音:为文明传承与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下一条: 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舆曙角度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