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环境观察 您的位置:观察网 >> 环境观察  >> 环境观察  

学习时报:书写脱贫攻坚历史答卷

作者:何忠国 程冠军 发表时间:2017年03月13日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把扶贫开发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去年是脱贫攻坚的首战之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人,超额完成10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这是一张令世界瞩目的脱贫成绩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脱贫目标,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全局、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创新扶贫举措。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2014年,又进一步提出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配置、精准化扶持等重要思想;2015年6月,在贵州主持召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时提出“四个切实”的具体要求;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系统阐述和正式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重要论述;2016年7月,在宁夏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时,又提出“东西部协作”的扶贫脱贫战略。随着脱贫攻坚不断向前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是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消除贫困与不公,促进和谐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是把脱贫攻坚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当前我们党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发展不平衡,全国贫困人口规模仍然很大,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三是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旨与要义,既在“小康”,又在“全面”。“小康”追求的是发展水平与质量,“全面”追求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全部脱贫是衡量全面小康的硬指标,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一最突出的短板,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加强脱贫攻坚顶层设计,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长效机制,脱贫攻坚更加注重科学、更加注重实效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扶贫观念更新带动扶贫政策创新,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项项有针对性的举措瞄准贫困“病根”,实施“靶向治疗”,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从漫灌式扶贫到滴灌式扶贫。在扶贫工作中,采取直接向扶贫对象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粮食、衣物等物资或现金的方式,在一定时期为使大多数贫困人口在生产水平很低的条件下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这种“输血式”“大水漫灌式”扶贫也逐渐显现出投入大、浪费多、见效慢、易返贫等问题。“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通俗”,贫困情况千差万别,扶贫工作极其复杂,要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重点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针对扶贫对象的差异性需求,更加注重精准地扶到点上、根上,在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上体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念,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移民搬迁安置、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扶持等多种途径,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二是从经济扶贫到综合配套扶贫。贫困既是物质上的贫困,也是文化精神的贫困。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必须对贫困的内涵有新的认识,把单一的经济扶贫转变为文化、教育、卫生等与经济配套的综合扶贫。在河北和湖南贫困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生产力布局,统筹城乡发展,扶贫开发要同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结合起来,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结合起来,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和整体素质要效益。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河北省阜平县创造了成功经验。该县按照“政府+金融+科技+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脱贫攻坚取得重要进展。2016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542元,比2011年增长3838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79亿元,是2011年的3.14倍;贫困人口由10.81万人下降到2.88万人。

  三是从资源开发扶贫到生态扶贫。通过资源开发来带动贫困地区脱贫,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许多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不但没有脱贫,反而空气、水、土地被污染了,耕地减少、资源枯竭。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特别是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脆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精准施策,强化责任,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

  言必信,行必果。矢志不移,水滴石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仍然任重道远。在为取得成绩欣喜的同时,也要看到,个别地方为了政绩用假脱贫、数字脱贫欺上瞒下的事例还时有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要防止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一是要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倾斜支持力度。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先后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建立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的意见》,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的通知》。这一系列制度措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保证。要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已经制定的制度的基础上,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督查巡查,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

  二是要形成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合力。按照党中央确定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好党委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扶贫领域,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农业观光、花卉苗木、农村电商等产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充分挖掘社会扶贫的巨大潜力,完善专门支持政策,建立广泛参与的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扶贫攻坚人人皆可为的良好生态,把社会扶贫巨大潜力转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源源动力。

  三是要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开发不能“等”“靠”“要”,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一样至关重要。一方面,扶贫先扶志。要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另一方面,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依然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要扎实推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贯彻落实,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上取得更大进展,为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智力支持。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越要坚持不懈。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在2017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努力写好脱贫攻坚的历史答卷,早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来源:学习时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新京报 :“治霾不过度承诺”是务实之举
下一条: 王逸舟:恐怖主义折射大国博弈
环境观察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24 《观察网》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