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智库观察 您的位置:观察网 >> 智库观察  >> 智库观察  

宜居之都与新型城镇化

作者:赵冰、李建军 发表时间:2019年12月30日  

  宜居之都与新型城镇化

  ——2015北京市科协综合性论坛会议观点综述

  赵冰、李建军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083)

  2015 年11月7日,在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资助下“2015北京市科协综合性论坛——宜居之都与新型城镇化”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行。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与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北京市科协田文副主席、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景发等领导莅临现场并做大会致辞。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教授、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李建军主持本次会议。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社科院等首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先后有30多为专家学者就宜居之都与城市治理、新型城镇化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生态文明与社会治理等问题做了精彩发言。考虑到会议讨论议题的前沿性和对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特意对会议专题报告进行综述,以期推进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

  1、宜居之都与城市治理

  中国人民大学王鸿生教授首先在“关于首都宜居的几点思考”报告中分析说,北京首都的功能首先是政治性的,即首都是一个国家治理中心,是一个国家的第一城市,因为国家的首脑都在这里办公。至于其他功能,如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都是有则有之,无则免之,不是非要不可、非有不可的东西。或者说,首都首先是一个要发挥其政治功能城市,这是第一位的,是否宜居是第二位甚至第三位的问题。所以,让首都宜居,也是附加到首都之上的额外要求。北京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但对北京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则需要有所反思,主要包括9个方面:以GDP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忽视了精神性的东西;主导北京发展的力量是行政力量,而非市场力量;北京的房地产发展,无法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子;政府主导北京发展的方式表面上有很高的效率,但缺乏长远眼光;在北京发展问题上,缺少战略层次的讨论和争论;中央推出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大思路,首都作为政治中心是最核心的;北京发展规划的难度高于全国其它城市;即使在中央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的思路之后,北京现在的发展战略思路还是没有大变化,没有大的战略魄力;北京城市发展格局的良性改变有赖于两个因素:一是以高铁为核心的交通基础建设的扩展,二是国家治理结构的改善。中国人民大学夏建中教授认为,宜居城市的发展方向是新型小城镇化,面对大城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让人们认识到重生产轻生活理念的错误性,应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市场性服务及社区服务条件入手,建立宜居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邢东田研究员以张家口规模化蔬菜与北京宜居之都建设为例,指出宜居之都的建设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一定要抓住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这个纲。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蒋劲松教授指出现代文明必须要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上有所体现,国际化的文明大都市应该在动保护生方面达到相应的水准,北京应该成为动物保护、素食文化的首善之区。从护生文化的角度看,建设宜居北京,应该在下列方面努力补课:加强动物保护的地方性立法、执法;加强流浪动物的TNR;建设流浪动物的收容基地;促进民间动保组织的发展;扶持素食产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段伟文研究员指出,从去中心到局域的灵活性与丰富度宜居城市与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维度,其基本思路是,从系统的结构功能的维度,通过去中心化与功能分区——既缓解中心大城市的环境压力又带动欠发达乡城镇地区的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喻佑斌教授认为,宜居城市评估标准是相对的,用于跨文化、跨地域、跨历史的相对比较难于穷尽差异的方方面面,但是用于评价城市自身的宜居度成长情况却是行之有效的。北京的发展规划应该盯紧可持续的、生态友好的未来目标,实现进展应该有量化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关键目标应有问责体系,市民也应参与城市建设目标的确定、进展的监管、问责听证等环节。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王苏舰研究员将城市与人体系统进行对比,指出健康城市的愿景应是智慧城市。北京市城市运行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建兵博士以“宜居之都与城市养老”为题,探讨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人口老龄化已经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0年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扭转这种局势,建设老年友好城市的本质要求在于创新,智慧养老也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和产业政府重点资助领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刘立教授指出低碳城市创新体系的建设对于宜居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他提出的“BMW”体系中,B是指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的使用,鼓励大家使用这些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城市污染;M指地铁的使用,政府应多修地铁,缓解地面交通的拥堵;W是指步行,鼓励全民步行健身。通过一系列低碳出行方式,应对“新常态”下北京交通拥堵的现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普书贞教授通过分享自己在日本7年的学习和工作体验,指出宜居城市的文化建设中图书馆的作用不能忽视,通过不断学习,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图书馆就是提供精神食粮的重要载体。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李晓壮博士分析了城市社区公共产权私有化问题,对这一问题已经对城市社会基层的秩序与稳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产生了一系列“风险和危机的集合”,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加快顶层设计,加快深化改革,最小化风险和危机,最大化社区福利,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李永乐教授认为,当前和今后,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摈弃意识形态和利益分肥,在科学功能区划和重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真正回归到对大众的人文关怀这个层面,应当以“人居舒适度”为方向。北京中医药养生工程研究院张霄先生谈到,健康北京的首要标准是居民的身体健康,从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做起,从预防慢性病“上工治未病”做起,只有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显著提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宋洁指出,大型城市因集诸多功能于一身而集聚了大量人口,并由此衍生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福利供给乏力等“大城市病”。从全球范围看,根据城市承载能力制定相应的人口调控政策是缓解“大城市病”的重要举措之一。北京目前人口规模过大是城市功能不断叠加的必然结果,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逐步疏解,人口政策也将随之而实现由限制性向引导性、由行政依托性向市场依托性的大幅度调整。

  2、新型城镇化与京津冀一体化

  北京市社科院赵弘研究员分析了北京、河北、杭州等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按照新的城市规划理念来指导城市建设,主要考虑空间布局、交通结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布局,差异化的定位,强化城市间、区域间分工协作。中国科学院政策所刘海波研究员分析了日本首都圈协同发展的概况,参考日本首都圈建设经验,指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包括:规划主导、政府引导、产业诱导、市场利导及交通先导。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建军教授指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实施的重点在于引领示范和协同发展,通过非首都功能的适当转移和技术创新扩散实现京津冀区域的包容性发展,“绿色经济”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选项。北方工业大学高洪深教授提出以城市群发展理论指导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要加大城市群制度创新的力度,积极探索实现城市群发展的多元化目标的途径,建立一个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家城市群体系。华北科技学院安全与社会发展研究所颜烨教授指出,当前京津冀地区重大安全风险的显现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为原因尤其社会结构性原因,因而对重大安全风险进行区域治理需要走“结构性治理”之路。中科院大学博士后陈印政博士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目的是要解决资源在区域之间分布不平衡的难题,实现优质资源的共有共享,为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是高端人才的智力创造,因此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才的一体化。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张国博士分析指出,近年来首都北京的土地供给压力日益增大,仅仅依靠自身的“一亩三分地”很难解决将来住房保障方面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在妥善解决上有可能取得重大性的突破。在探讨这一重大问题的解决途径时,必须考虑到保障对象的构成情况、首都的功能定位、首都的人口控制、首都低端落后产业的疏解与转移、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供给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宣明会北京办事处李苗女士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包括“以人为本”,NGO在促进对儿童整全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参与的重要性。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NGO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政府资源相结合,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各自项目的整体效果,更好地贡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人的发展。绿色和平北京办事处袁明敏女士以德国绿色能源城镇为例,指出中国城镇化建设也应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之路,尽可能激活民间创新精神、整合各类能源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创新资源、实现两者的联立求解,并开辟自下而上的小城镇居民参与式新能源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空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李博以大兴城镇化发展为例,探讨了包容性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与模式。他认为“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原则,实现这一原则重要的是探索“包容性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将农业、农村、农民充分的包容到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来,实现“三农”助推城镇化,城镇化依靠“三农”,全面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

  3、生态文明与社会治理

  中央民族大学贺金瑞教授指出,社会治理与生态文明在思维方式上高度契合,都强调文化—社会—自然复合系统观,倡导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两个层次构成社会生态治理视域,对生态文明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战略发展研究院林坚研究员认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更要注重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指标,特别是对软性指标(如生态智慧、理念、制度等)的考虑。中央党校文史部乔清举教授指出,城市规划要体现自然理念,因势利导,政府不应以限制作为主要手段进行干预。既然工业化、城市化是发展的自然趋势,就不要过分抨击大城市的缺陷。解决问题的措施在于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水平来促进城市的友好发展。原生态文学院创立者戴荣里先生指出,城市飞速发展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土地锐减和建筑耸立,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也直接影响文化生态的建设,对北京而言,重视周边的原生态文化建设,是保证生态平衡和文化发展的可靠之路。中国科学院政策所杜鹏研究员指出,京津冀一体化需要改变传统的政府为主的管理方式,向全方位高度协同的社会治理方式转变。从主体协同角度来看,社会治理体系要求各个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之间的联系应趋向于越来越紧密,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区域协同角度来看,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三个区域主体-北京、天津、河北之间也应有更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实现不同功能区的互补,并且延长产业链、创新链,优化资金链,通过协同发展,产生1+1+1>3的效果。北京化工大学蔡永海教授指出,北京宜居之都建设需以生态责任意识指导城市规划,主动预防与被动治理是觉醒的生态责任意识与利益驱动下的生态困境之间的“防与治”的问题。充分认识到仅有治理是不够的,是被动的、落后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有效的预防则建立在科学的评估和生态实践的基础上,化全民自觉的生态责任意识为生态行为,走上宜居之都建设的防治结合之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陈智忠教授认为,实施“粉粮”工程,科学认识和处理好耕地与非耕地关系,重视非耕地粮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粮食生产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由单一的耕地粮食生产向耕地与非耕地相结合的立体粮食生产体系转变,建立农林结合、低碳高效的新型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体系,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各与会代表围绕以上专题报告对城镇化发展、京津冀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基本观点和前沿进展做了表述阐发及探讨,并对交流在启迪思想、发现智慧和促进理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对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作的大力支持!

 

来源: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发挥智库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下一条: 在这里,读懂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
智库观察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24 《观察网》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