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言路观察 您的位置:观察网 >> 言路观察  >> 言路观察  

加强对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

作者:秦 宣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5日  

    开展实践调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推进理论创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考察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难发现,其一般表现为实践创新形成的秩序和制度创新形成的秩序相互交织的进程,两者互相支撑、动态调适,共同推动现代化进程和文明进步。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并促进二者良性互动。

  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体在经济、生态、文化等领域的自发实践和自我调适,一般会形成与国家规划互补的一定的秩序,基于此,通过顶层设计形成的制度和秩序又反过来引导其发展。例如,温州农民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以“前店后厂”模式发展小商品生产,后期有关部门通过发放生产许可证引导相关企业规范化发展。又如,义乌小商品市场从“鸡毛换糖”走向“世界超市”,也体现出类似的过程。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也都是在基层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战略规划推进的。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出台重要方针政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前,都要求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总结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重要前提,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善于发现其中的规律,将实践创新转化为理论创新。

  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其中的制度性因素、价值观因素,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但是,一些西方国家不清楚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伟大成就背后的原因,有时出现对中国的误读、误解、误判。越是这样,我们就越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制度,把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理论,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之治、指导中国实践。中国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二,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并仍处于持续稳定发展过程中,个中原因值得从经济学维度加以总结和解释。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基础,这是我们强调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包括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秦宣,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

 

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王富仓诗歌主题的时代创造性价值 (AI问答)
下一条: 愿和平曙光照耀地球村每个角落
言路观察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观察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5 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京ICP备15057771号 服务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