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舆曙角度 您的位置:观察网 >> 舆曙角度  >> 舆曙角度  

汇聚各国共同心声与磅礴力量

作者:白 乐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06日  

  汇聚各国共同心声与磅礴力量

  ——写在《联合国宪章》通过80周年之际

  6月25日是《联合国宪章》通过80周年。这是回顾和庆祝的时刻,亦是展望未来的时刻。80年前,联合国诞生于二战的硝烟中,誓言捍卫和平与人权。80年后,联合国依旧寄托着远离战火的理想与信念。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希望灯塔”,联合国持之以恒、笃定向前,不断更新自我,与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持同步,致力于造福人类永久而崇高的事业。

  追求保障和平、发展与人权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联合国宪章》开宗明义如此写道。时至今日,重温这一条款,依旧令世人警醒。和平、发展、人权作为联合国的三大支柱,持续闪耀着正义的光辉。

  谈及此,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路易斯·安东尼奥·保利诺(Luís Antonio Paulino)对记者表示,联合国成立的初衷就是要终结战争的苦难。回顾80年的历程,《联合国宪章》精神仍未过时,依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这见证了中国人民对捍卫和平的庄严承诺。”保利诺感叹道。

  今天的全球格局已经与80年前大不相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许多全球性议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交织,没有任何哪个国家能够独自成功应对。“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汇聚起各国的共同心声与磅礴力量,为促进对话与合作而不懈努力。”保利诺说。

  解决国际层面棘手问题

  许多学者认为,相比其他国际机构,联合国能够反映较多国家的想法和诉求,因而具有包容性和代表性。对此,保利诺表示认同。“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任何机构可以取代联合国,这一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他分析称,在80年的运作中,联合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除了防止大国间的武装冲突或国际分歧,联合国还通过下设多种机构,提出多个倡议,帮助解决国际层面的棘手问题,如全球变暖、经济不平衡、移民、饥饿、灾荒等。

  保利诺对联合国的作用予以极大肯定。他说:“多年来,联合国不断探寻全球性挑战的应对之策。没有任何其他组织能够代替联合国发挥这一作用。鉴于此,联合国的角色必须予以保留和加强。”

  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越要坚持和维护联合国权威。面对种种杂音,中国给出了坚定的回答:“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保利诺提到,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是改善联合国运作的必要条件。中国在捍卫联合国之于国际体系的中心地位方面,发挥着卓越的作用。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今日提倡的“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等理念,与《联合国宪章》中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宗旨相契合。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道义方面始终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表率作用。

  联合国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可惜,当前的国际体系正在受到少数国家的攻击,那些想要摧毁它的政客试图触及其核心即联合国。”谈及国际体系现状,保利诺流露出些许无奈。他认为,当前的国际体系在许多方面存在缺陷,仍呼唤改良措施。他同时表示,迄今为止,尽管联合国尚未针对某些国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完全建立起惩罚机制,但联合国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感与权威性是遏制部分国家非法行为的重要因素。

  在保利诺看来,为了变得更强大和更具代表性,联合国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并更新国际体系现有规则。如此,联合国可以成为更能代表新的国际关系现实的组织。为真正落实这一点,需要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大的话语权。

  尽管存在种种局限性,但联合国的运作原则代表了人类在追求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如今,在古特雷斯秘书长的领导下,联合国正积极推进改革,以确保这一体系能够与时俱进。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仍将是改革的重心所在。”展望未来,保利诺如此说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张: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          
下一张文明对话国际日:为文明共生共荣带去曙光
舆曙角度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